028成都网蓉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疫情亲历者讲述真实方舱,经历这次大疫,不再被“我会死”禁锢

[复制链接]

378

主题

378

帖子

8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9 06:2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稿于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方舱记忆:万众一心抗疫情》近日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推出,这是疫情亲历者讲述记录的第一部全景式展现武汉方舱医院抗疫实情的出版物。
大规模方舱医院诞生于武汉疫情最严峻、艰难的时刻,武汉市充分利用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大空间、大容量的既有建筑,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成本完成了建设和改造。2月5日晚11时40分,武昌方舱医院、江汉方舱医院接收首批新冠肺炎轻症患者;2月7日晚,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开始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3月8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休舱;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休舱,武汉市所有方舱医院休舱。


2月4日18:26,巨大的建筑预制件在武汉客厅展览馆中吊起。两天后,这里正式开放,收治第一批病患。


2月4日18:02,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短短一天时间,硬件设施几乎完全就位。
从开舱到休舱,35天,武汉的方舱医院共开放床位1.3万余张,收治轻症患者1.2万多名;来自全国的94支医疗队,8000多名医护人员援助方舱。从"紧急抢建"到"休舱谢幕",从"一床难求"到"胜利休舱",方舱医院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最小的社会成本,达到"应收尽收"。这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创造的"中国经验",成为世界医疗史上的一次创举。


2月6日20:41,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首批进入的各地医护人员在上海援鄂医疗队搭建的帐篷里,安心沉着地穿上防护。
"我们,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整建制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1月25日即向上级发出请战书;2月4日受国家卫健委指令,派出8辆紧急医学救援车和53名队员驰援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从2月5日展开25顶帐篷的移动医院,到2月7日接收第一名患者,再到3月8日胜利休舱……‘你’,武汉同胞,渴求健康;‘我’,白衣战士,请战逆行;‘她/他’,志愿先锋,集结坚守。我们因这场特殊的战‘疫’结缘武汉。"《方舱记忆——万众一心抗疫情》主编之一王韬是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赴武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副领队,他与团队一起工作、管理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也是在这次疫情中投入使用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




3月8日17:29,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医疗队员正在站最后一班岗。这一天,这家方舱医院正式休舱。
《方舱记忆:万众一心抗疫情》分5个篇章,收集方舱医院医生、护士、后勤工作人员、志愿者、患者及家属等的真实案例和一手资料,包括见闻感受、治疗日记等内容,采集工作、生活、环境等现场照片,包含医护随笔25篇、患者感想11篇、家属寄语9篇(6篇文章,2幅画,1幅字),志愿者心得5篇,一线采访9篇(患者5篇、志愿者4篇),真实反映了不同背景群体在抗"疫"中的生活、工作状态。
"这不仅是一场单纯的抗‘疫’之战,更是医患携手彼此信任、彼此扶持、彼此鼓励,携手敬畏生命、守望相助、并肩作战的日子。"王韬说。正如《方舱记忆》后记所言,书中的一张张照片、一份份手稿让人们看到,医护人员不仅给予专业的医学看护,更送上一份心理安抚;患者坚强乐观勇敢抗击病毒,相互慰藉、开解、鼓劲;志愿者们无私付出,守望相助,闪耀出万众一心的光辉……这些无疑是驱除病魔最好的"特效药"。方舱医院的胜利,是中国社会的缩影、中国精神的见证。


链接:他们的"方舱记忆"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B897床病友
写于2020年2月18日
在我们B3区域,靠墙边上的床位有一位老婆婆,七十岁左右,身材微胖,一头银发一律向上卷曲,很有层次,可能是一条腿有点儿不便,走路时身子微倾,银发像一朵朵芦苇花上下飘动,话不多的她一个人安静地在角落处看手机。每间隔一个小时,我们总能准时看到一位身材敦实、有些微驼的爹爹来到婆婆的病床前,给她端水、削水果,婆婆在旁一脸深情地注视着这一切。"我扶你起来。"爹爹煞有介事地拉着婆婆的手,在一旁的我连忙过去帮忙,"不用,不用。"婆婆眯着双眼制止我,我退回到自己的床前,只见婆婆双手搭在爹爹的肩上,像个小女生一样撒娇地把脸深深地埋进爹爹厚实的胸膛。爹爹也一脸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没办法,她就爱这样,趁大疫期间,我们也要好好享受爱的空间。"
这次,他们老夫妻都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在他们身上,我们一点也看不到病痛折磨的痕迹,裸露在外的双目充满温存的疼爱之情,在角落里呢喃细语。我内心深处,忽然升腾起一种未有过的感动,不管肆虐的病毒多么可怕,身旁相濡以沫几十年的爱人,他们寻寻觅觅,温暖过、困惑过,在古稀之年,内心仍然种满爱之花,一直对生命之光热爱与忠贞,在方舱内用爱破译病毒的密码。
隔壁的曾姐是和我一起进入同一病区的。初到时,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停地打电话。从她和别人的通话中,知道她的老公现在高烧不退,几天未吃饭,目前状况很严重,又无处(隔离点、医院)可去,她不停联系社区,最终在社区的帮助下,她的老公住进了医院。稍微平静下来后,她泪眼婆娑地向我讲述了家里的情况。
原来她的婆婆在这场大疫中感染病毒已去世,他们还来不及悲伤,夫妻俩也被感染,在痛苦中要继续与病魔战斗。安顿好老公的她感慨道:"我和老公也都快退休了,女儿也有了自己的幸福小家,等这次痊愈回家后,我答应老公给他换一辆车,不再像以前那样苛刻地对待家人和自己了。我是一个普通的人,就如一棵小草,也有韧性和向阳的追求,静待春天到来破土而出,我要在努力奋斗中享受阳光生活的喜悦。"望着她憨甜的双眸,我也笑了。
经历这次大疫,我们不再被"我会死""我的生命正在逐渐走向尽头"这些想法禁锢,我们彻悟了、释怀了,不再恐惧病毒,反而能安之若素,不贪生也不惧死,因为我们看到生的希望没有被"病毒"和"死亡"消灭,而是在经历了"怕死"这个环节之后进入生命的另一种状态——在努力奋斗中享受生命的喜悦。正如歌德面对死亡时有一种更自由的存在状态和更无处不存的存在感。我想起像曾姐一样成千上万受病毒感染的同胞们面对疾病时令人崇敬的豪迈和大气。死亡威胁不到她,因为她在悲伤中、在面对大疫时,有另一种超越境界的喜悦。
"原来我是一只酒醉的蝴蝶,来得轻描淡写……"一群特殊的舞者,随着轻快的旋律翩翩起舞。他们全都戴着口罩,有的穿着厚厚的家居服,有的趿着拖鞋,还有的裹着棉袍……各个双眸中流露出对生命的热切渴求,可以说这是热爱生命的盛宴。
每当音乐响起,无论在做什么,不管是什么状态,我绝对以最快的速度奔向"舞池"。因为舞出生命的华丽乐章是人生的主旋律。对舞蹈有点悟性的我,虽然没有学过舞,在大姐的带领下,也能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领舞者。从来未跳过舞的奶奶爷爷还有90后、00后的年轻人,他们学舞是最认真的,我们彼此之间手牵着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喘着粗气的"师徒"执着地重复简单的舞步,此时的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病毒感染者,只沉浸在一片热爱生命的欢愉氛围中。
回想起自己在患病最痛苦的时候,持续发烧几天,喉咙干燥苦涩,心情也随之焦枯成灰,人好似成了金字塔里风干的长老,似乎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有一双阴冷的鹰爪丝丝入扣地扼住我的咽喉,手指发麻,眼冒金星,昏昏欲睡,胸闷缺氧。稍微好转时,从手机中看到不断增长的确诊患者数字,不啻惊雷,面临疼痛,我多么软弱苦楚。
而此时身处方舱医院中的我,与病毒对峙着,它虽陷我于深深苦难,但我的心灵深处有一抹阳光,只要这一抹阳光不散,我内心的每一个角落都会阳光灿烂起来。
感谢这一过程,让我清晰地认识到,我即是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经历涅槃,它噗噗跳动着,击打着我的心脏,推动着我的四肢百骸。我明白了:在遭遇苦难时,意志是生命的支点,坚信自己有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和能力,一定会迎来重生的明天!


2月24日,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来自武汉六中的高三学生小胡在复习功课备战高考,在疫情中他们全家都感染了新冠肺炎,被收治在不同的三家医院。
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队员入党积极分子
李慧
写于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2020年2月12日
2020年2月11日,我第二次进入方舱医院。再进方舱医院,内心少了些紧张和焦虑,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淡定。今天下午,我院医务人员组织大家举办了读书交流会。其中有一位稍长我几岁者,叙说自己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先后失去了父亲、母亲,同时自己也不幸感染。所有在场人员无不潸然泪下,他自己也泣不成声。虽然痛失双亲,并且自己也深受病毒的折磨,但是,他依然很乐观。对战胜病毒充满信心。在来方舱医院之前,他在金银潭医院监护室住了一段时间,经过医务人员精心照料,加上坚持和病毒作斗争,终于从鬼门关走了出来。
还有一位大姐,情绪很激动,三番五次对所有的医务工作者表示感谢,还说希望大家把方舱医院当自己的家,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能自己解决的生活问题,尽量不给我们添麻烦。从事护理工作多年,一直对自己的职业抱怀疑态度,一直不确定自己真的选对职业了吗?大学真的报对专业了吗?在这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价值,同时也为能成为医务工作者而自豪。
自从来到武汉,我泪点很低,总是忍不住掉眼泪。刚来武汉第一天,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出去买酒精,药店老板知道我们是从上海过来的医务人员,非要免费送我们酒精,还一直对我们说感谢。后来在我们再三坚持下,才以买一送一的形式收了酒精钱。今天在方舱医院,同样可爱的武汉人又戳中泪点。他们和我们同样穿大白衣服,但是,他们不是医务工作者,他们是社区志愿者,他们是基层共产党员,他们自发到方舱医院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奉献自己的力量。他们说,你们现在来保护武汉,等武汉恢复了,你们一定要再来武汉,我们一定好好接待你们,让你们能够感受到武汉的美。里面还有人民警察,他们也都是自发主动报名到方舱医院来维持医院的秩序,保护方舱医院人员的安全。他们虽然家就在东西湖区,但是为了保护家人,也都住在宾馆里。他们说,武汉要把最好的条件给你们援鄂的医务人员,所以他们自己都是住在快捷宾馆,虽然条件差,但是很安心,他们也是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起先进带头作用,绝对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无数个共产党员亲力亲为的写照。我希望能像这些优秀的人靠拢,希望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像他们一样发光发热。
很喜欢现在网上传的一篇文章:乙亥年,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郡,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
期盼着所有的"大白们"都平安无恙,我们能早日凯旋。希望大家能早日摘了口罩,亲切地问一声:吃了吗?咋吃的?然后给对方一个握手和拥抱。外面阳光正好,冬天快走了,春天还会远吗?


3月17日,沪鄂两地战友们依依惜别。
新疆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
克拉玛依戴文
写于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2020年2月21日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2月21日,熟悉的旋律响起,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护士、患者、安保、志愿者等工作人员饱含深情齐唱。他们挥舞着双手,用最美的歌声祝福今天出院的患者,感谢来自新疆医疗队的精心护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2月4日开始,新疆第二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工作已经有半个月了。在这里,100名队员负责230张床位患者的护理。方舱医院与野战机动医院类似,由活动的"房子"建成,组装快、功能全、机动性强,相较于传统医院的隔离密闭的小病房空间,方舱医院不仅可以收治大量患者,其开放式的病房还可以大幅提高看护效率,让医护人员有足够的精力照顾更多患者。
方舱医院里大部分都是轻症患者,相对于重症患者,他们的心理状况、生活状态和健康教育就是医疗队关注的重点。医疗队在完成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还带着患者跳舞、唱歌、练八段锦,每天把饭菜、药品亲自送到患者的手里,还带来新疆的大枣和杏干等土特产请每一位患者品尝。
随着时间推移,方舱医院里开始有患者出院了,1名、2名、5名……数字每天都在增加,所有的医务人员,所有的病友,都为他们感到高兴,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大家激动的心情好呢?领队陈晖书记想到用歌声来祝福。上午10 30,当《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刚刚开始播放,所有的患者自发地来到音箱旁边,大家从惊喜到感动、从倾听到合唱,悠扬的旋律、铿锵的节奏、深地歌唱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作为武汉人,在这特殊时期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了来自祖国母亲的关怀和温暖,非常感谢来自全国医务人员的奉献,用《我和我的祖国》歌声祝福我们出院的患者,既真切表达了我们对祖国、对全国医务工作者的感谢,也是对出院患者最好的祝福。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现在那么温暖的治疗环境。虽然这是一首非常熟悉的歌,但每次在唱响那一刻,身体里仍是忍不住地热血沸腾。感谢祖国,感谢党,感谢新疆医疗队。"在场的患者激动地诉说。
患者杨师傅激动地在微信里说:假如我出舱了,我首先感谢政府、领导对我们的关注和爱护,同时还要感谢我们的医生和护士,你们像我亲人一样,每天守在我们的身边,不离不弃,时常问我们:好点吗?好点没有?有哪儿不舒服?吃了吗?吃饱了没有?我好感动,我终生不会忘记你们的一双双眼睛和身影。还有我们医务志愿者、默默无闻的社工和优秀的共产党党员,他们的付出,给我力量,使我更加坚强。武汉加油,康复中的病友加油。保持好的心态、好的心情,一定能战胜疾病,顺利平安出舱,安全回家。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新疆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成员将和全国人民一起众志成城,为战"疫"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武汉市第三医院护士
甘婷
写于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2020年2月22日
湖北武汉对于我们来说,是家,是故乡,是工作的地方。而对于"援汉者"来说,这座城市是陌生的,甚至有点新奇,但更多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奉献。
和我们一起上班的有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和上海市胸科医院的老师,他们很温暖、很细腻,有时遇到一口武汉方言的患者他们总是很耐心地去听,让他们说慢一点,询问他们是不是可以说普通话,主动地去询问、去交流。有一次我接管了上海老师管的患者,中途给患者打了静脉留置针问他痛不痛,他说:"一点都不痛,"又说了一句,"你肯定是上海的老师吧,你们从这么远的地方来武汉,辛苦了。"也有患者问他们:"武汉这么重的疫情,你们来这么远的地方舍掉父母、孩子和自己的家庭,你们怕不怕?"他们微微一笑:"怕肯定是怕的,但为了武汉,为了中国,舍小家顾大家是我们应该做的。"这就是上海老师的胸怀。
他们对待我们就像自己的孩子,给我们送来从上海带来的三文鱼罐头、上海风味的红肠、红烧排骨、水果等,还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下班同时摘下口罩看到我们脸上快形成的压疮,第二天他们给我们送来了剪好了的压疮贴。我们的同事衣服破了他们给我们送来了全新的洗手衣……这本该是我们要为他们做的,却全是上海老师给我们送来温暖。谢谢你们,待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我们一起去看樱花,游东湖,逛汉街,吃热干面、豆皮、周黑鸭……


3月16日20:21,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门口的广场,东方医院的医疗队员们开始收起野战医院帐篷,准备返程。
受访者:毛世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A656床患者
50岁,自由职业者,一家三口
岳母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去世,妻子、儿子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现在社区定点隔离
本人因核酸检测阳性入住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受访时间:2020年2月18日
秦佳文:您好,我是上海市东方医院的护士秦佳文。这次主要是对您进行采访您入院以后的情况,可以吗?
毛世红:可以。
秦佳文:您是今天入院的,对吗?
毛世红:昨天入院的。
秦佳文:是怎么入院的?
毛世红:是街道里,社区里面送过来的。由于核酸检测是阳性的,就送到这边来了。
秦佳文:您家里人还有谁检测结果是阳性的吗?
毛世红:没有。
秦佳文:那您是密切接触过病毒携带者?
毛世红:对,我属于密切接触者,我老亲娘(岳母)去世了,就是因为这个新型冠状病毒。
秦佳文:就是您老婆的妈妈?
毛世红:对。她是双肺感染,好像有什么淋巴之类的,具体我也不是很懂。
秦佳文:她是几号确认的?
毛世红:她是2月1号在家里发现的,然后在3号凌晨走的,2号就已经确认了。
秦佳文:那很快。
毛世红:很快,非常快。
秦佳文:您现在有什么不舒服吗?
毛世红:都还可以。没有发烧,咳嗽有一点点,但是我觉得还可以忍受。
秦佳文:进入这个方舱医院有什么顾虑吗?
毛世红:没什么顾虑,就是过段时间想早一点回家。
秦佳文:您是想家了!那您进入方舱后主要是接受了哪些治疗和护理?
毛世红:昨天来方舱医院的,这边的医生跟护士都会定期地给我们量体温、量血压,给我们每个人分配了中药,还有一些针对性治疗的药物,每天都会有的,很好。
秦佳文:对这边的饮食您觉得怎样?
毛世红:饮食?还可以吧。
秦佳文:对于这儿的环境呢?晚上睡觉睡得好吗?
毛世红:也行,真的还可以。
秦佳文:关于这次疫情,您患病的话,您的亲戚朋友有什么看法吗?
毛世红:大部分都在支持、关心。
秦佳文:会经常打电话给您吗?
毛世红:对。
秦佳文:以前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困扰?
毛世红:没有。
秦佳文:都没有?
毛世红:从来没有像这样。
秦佳文:平时的生活习惯好吗?抽烟、喝酒有吗?
毛世红:我平时抽烟,但是不喝酒。
秦佳文:锻炼吗?平时有锻炼习惯吗?
毛世红:锻炼,有锻炼。
秦佳文:主要是什么锻炼方式?
毛世红:经常吃完饭在江边跑跑步、走走路。
秦佳文:锻炼强度大吗?一次能跑多久?
毛世红:半个小时左右。
秦佳文:那很好,您身体底子还是很好的。
毛世红:对。
秦佳文:您觉得这次患病对您生活和工作上,有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
毛世红:影响肯定是有的,现在怎么说呢?大部分人都在家里闷着,闷时间长了,或多或少心里会有一点不舒服。
秦佳文:对。
毛世红:对吧?而且现在像我这个年纪的话,我也有母亲,也有小孩。
秦佳文:没办法照顾他们?
毛世红:对。
秦佳文:您宽宽心!其实我们是特地从上海来武汉和您们一起战胜病毒的。
毛世红:非常感谢您们。
秦佳文:希望我们一起加油,好吗?
毛世红:好的,谢谢!
秦佳文:谢谢您!


受访者:张锦星,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值班民警
1998年出生,参加工作不满一年
受访时间:2020年3月6日
秦佳文:您好,我是上海市东方医院的护士秦佳文。现在社会上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都比较关注,特别是对我们的工作人员关注度都比较高,所以我们想来采访一下您在这段工作期间的感受可以吗?我听说您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我想您和其他人感受可能还不太一样吧!
张锦星:其实我进舱的时候,害怕的倒不是病毒,我觉得防护做好了应该都还好。我主要是不熟悉里面的工作,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第一天进舱的时候,我主要是熟悉场内的操作流程,和我的搭档刘晨沟通双方的情况,与上一班的民警做好交接工作(刘晨:对,我们是星晨组合!)。然后真正开展工作后,觉得一切还好,还是比较顺利的。
秦佳文:嗯!我能理解,您这个情况就有点像我们临床科室轮转那样,从一个科室刚刚转到另一个科室的时候,有可能就不知道自己能干嘛,能不能做好这事?
张锦星:是的!不过我还好,因为之前我是户籍室的户籍民警,本来就是和人打交道的,而方舱(医院)里面的氛围还是很不错的,很多患者还是很积极地配合治疗。其实我觉得舱内的工作和我们社区工作也比较像,主要也是群众求助啊,帮助一些医护人员做一些事情啊,主要还是这一类的事情,也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社区,对吧!所以我觉得这里整体还是很和
谐的。
秦佳文:我看你们主要是解决一些围绕医疗工作开展方面的问题吧!比如说(有患者抱怨)CT检查太慢了之类的事情,对吗?
张锦星:是的,我们主要是负责维护舱内的秩序问题,让医务人员安心做专业的事情,其他的我们能够解决的就尽力解决了。
秦佳文:您是疫情一发生就在这边的吗?
张锦星:我是在基层所里的,负责"收口子"的,我们每天都要下社区,另外我还是内勤,所以上午还要负责一些数据上的整合升级,做一些报表的统计以及单位各种事迹的宣传等工作。
秦佳文:那您每天的事情都很多,感觉从早到晚都没怎么休息啊,还吃得消吗?
张锦星:还好!这段时间真的是挺忙的,基本上没怎么睡觉,有的时候确实想好好地睡一觉。不过看着舱里的老百姓一天天地好起来,感觉还是蛮欣慰的。
秦佳文:是的,从疫情开始说没问题,到后来微博上的各种求助信息,再到一家家医院慢慢地开起来,从您的角度上,对疫情有些什么看法?
张锦星:刚开始的时候对这个病并不是很了解,还是会有些担心。对一些未知的事情还是会有些害怕的。但是作为警察,很多职责、很多担当都是我们必须承担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是不可能退下一线的,必须在医院战斗。而最后对这个事情了解得越多,担心和害怕就会越来越少。只要防护做好了,也是隔绝了很多对自己的危险。所以现在我们把防护做好,然后该做的工作还是想努力(做得)更好,服务更好。
秦佳文:这次疫情是一次长期的斗争,您对这个有担心吗?
张锦星:这方面的担心倒没有,我希望舱内的群众能快点好起来,疫情赶紧结束,倒不是说我们工作有多累,而是看到很多群众还是很揪心的。就像有的家庭本来是和和美美的,结果二十多天过去,家里面的几个人走了……所以我们能帮上一点算一点。
秦佳文:您来方舱(医院)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事情让您印象深刻的吗?
张锦星:我们A区677床的患者,是一位聋哑人。有时候,我当班帮医务人员发饭的时候,我都是单独先把饭给他递过去的,主要是看他不是很方便,后那个老爹爹和我们熟了,我就会打手势,问问他这几天怎么样啊?有没有什么事啊?我们上一个班那天中午给他发完饭了,他就到中间,拉着我们要教我们打哑语,拍了一个鼓劲的视频,他很认真,拍了挺多次,然后发到患者群里面。后来我问他这几天怎么样啊,有没有什么事儿?他就一直表示感谢啊,我很感动!后来听志愿者说,爹爹都没怎么吃饭,看见我在发饭,就一直拿手机跟着拍我工作的视频,然后还发到他们患者群里面呢,这让我觉得我的工作真的很有意义!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摄影:董天晔 赖鑫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手机版|小黑屋|028成都网蓉城论坛 ( 苏ICP备18022364号-4

GMT+8, 2024-4-20 21:21 , Processed in 0.37020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028 X3.2

© 2001-2018 02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