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成都网蓉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敲黑板:面对消费金融主体格局变化,你需要掌握哪些核心要点?丨消费金融

[复制链接]

88

主题

88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4:0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投资时报
从2014年的0.02万亿到2018年的7.8万亿,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增幅近400倍。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在场景开拓、生态化开放平台打造、合作方和合作模式选择等多方面把握和布局,背后依托的则是金融科技力量比拼

《投资时报》记者 田文会
在监管加强的背景下,消费金融行业仍在规范中谋求发展,伴随着消费升级和金融科技的崛起,挑战和机遇同时袭来。
央行数据显示,2019年末,本外币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为9.93万亿元,同比增12.71%,较上年29.37%的增速下降,但仍实现了较快增长,高于当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1.9%的增速。而今年1月,本外币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出现少见地较大幅度下降,7.89万亿元余额较上年末下降20.54%,且2月续降,这或与新冠肺炎疫情及春节长假有一定关系。
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中,2019年末,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58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1.47%,较上年的29.18%增速下降。
消费金融公司整体亦呈现增长态势,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共24家,注册资本346亿元,资产规模4938亿元,贷款余额4604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亿人次。
从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历程看,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打破了银行垄断,以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进入则起到催化效应,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新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扩大。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在五年内增幅近400倍并成为行业竞争高地。
互联网消费金融快速崛起,依赖电商等平台将金融融入消费场景,其背后则是金融科技的支撑。消费金融行业经过整顿后,将步入高质量稳定发展阶段,互联网消费金融将继续居于竞争的核心位置。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互联网消费金融和金融科技的竞争将持续深化。
消费金融新势力崛起
近40年来,消费金融逐渐成长壮大并成为中国金融领域一支重要力量。那么,消费金融行业呈现怎样的结构,近来又发生怎样的变化?
据央行《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8)》中《消费金融发展研究》专题,消费金融市场供给方主体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其中参与消费金融的互联网机构包括互联网小贷公司、电子商务企业、分期购物平台、垂直细分平台、P2P网贷平台等,其中部分机构依托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经营。该专题研究的消费金融范畴包括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在内。
2019年9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下称NIFD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金融发展历程包括探索期、试点期、快速发展期、成熟规范期,其中,探索期为80年代初至2009年,以消费信贷和信用卡为起点;试点期为2009年至2013年,以消费金融公司为试点,推动行业发展;快速发展期为2014年至2017年,以互联网金融为契机,扩大新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成熟规范期为2017年至今,以积极整顿消费金融行业乱象为抓手,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据央行本外币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本外币住户消费性贷款包括短期消费贷款和中长期消费性贷款。2009年末、2013年末、2017年末、2019年末本外币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分别为5.54万亿元、12.98万亿元、31.53万亿元、43.98万亿元,2019年末较2009年末增长6.94倍。其中,本外币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相应为0.64万亿元、2.66万亿元、6.81万亿元、9.93万亿元,2019年末较2009年末增长14.52倍;本外币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占本外币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11.56%、20.52%、21.61%、22.58%。
该表未明确其中的住户中长期消费性贷款是否包括个人房贷。不过,央行在《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9)》中称住户消费性贷款扣除个人住房贷款为一般性消费贷款。据此,上述数据意味着房贷之外的个人消费贷增长更为迅猛。
据央行发布的“支付体系总体运行情况”,2009年末、2013年末、2017年末、2019年末,信用卡应偿信贷总额(信用卡透支余额)分别为2457.58亿元、1.84万亿元、5.26万亿元、7.58万亿元,当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55.3%、61.80%、37.54%、11.47%,占本外币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38.39%、69.08%、77.25%、76.31%。信用卡贷款已从高速增长换档至平稳增长,但前期的高增长已奠定其在短期消费性贷款中的主力位置。
2013年末、2017年末、2019年9月末,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分别约为100亿元、2450亿元(22家中主要16家)、4604亿元,以央行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中的住户短期消费性贷款余额作比较基准,其占比分别为0.38%、3.60%、4.83%。
据网贷之家相关数据测算,2019年末,P2P消费金融贷款余额约为4200亿元,占当年末本外币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的比例约为4.23%。而P2P刹车后空出的部分消费金融空间应也将被重新瓜分。
据央行数据,2009年末、2013年末、2017年末、2019年9月末,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分别为774.3亿元、8191亿元、9799亿元、9288亿元,2019年9月末较2009年末增长约11倍。小贷公司贷款里有部分为个人贷款。不过,2013年以后,小贷公司的贷款余额增长基本接近停滞。但这或许只是表象,比如有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旗下小贷公司发行大量ABS募集资金,如果资产证券化后出表,小贷公司的贷款余额或仍能保持在通常水平。
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2017年蚂蚁金服旗下花呗和借呗对应的重庆两家小贷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发行的ABS合计近3000亿元,而据央行数据,当年末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仅为1467.37亿元。
电商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小贷公司等机构迅速在消费金融领域崛起。据相关数据,2019年,蚂蚁金服、京东数科、小米金融等13家电商系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计注册的ABS额度为2402亿元。
互联网消费金融争夺战
由于个人房贷主要为银行把持,因此,各消费金融机构和平台主要围绕一般性消费贷款进行争夺,而互联网消费金融则成为争夺重地。
据上述NIFD报告,2014年至2017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快速发展期即以互联网金融为契机。从上述小贷公司的贷款余额情况可以看出,贷款余额并不能反映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实际业务规模,放贷规模是一个更恰当的指标。
相关数据显示,从2014年的0.02万亿到2018年的7.8万亿,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增幅近400倍。按2017年统计口径中,银行业占比12%为标准,剔除银行业的互联网贷款后,2017年、2018年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仍达到3.9万亿、6.9万亿。据此计算,2017年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为4.43万亿元。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报告》(下称互联网消金报告),2017年中国各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参与方中,电商放贷规模最高,占总放贷规模的35%,超过银行的12%,按总规模4.38万亿元计算,约为1.53万亿元。报告称,电商消费金融平台在获客能力、客户体验、风控能力、资金成本等四方面的能力最齐备。
在互联网消费金融方面,银行的策略包括自主构建电商平台、与电商平台开展业务合作等。
不难发现,各类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崛起对银行的冲击明显。2014年和2015年,京东和蚂蚁金服分别推出“白条”和“花呗”,给用户提供消费授信额度,有人称之为“虚拟信用卡”。这个标志性事件,相当于电商巨头直接向银行信用卡“开枪”。其后,众多电商、分期购物平台、垂直细分平台、P2P网贷平台纷纷杀入消费信贷。有些消费金融公司也推出了类似授信额度产品。
据央行数据,2014年至2017年,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6.45%、-5.05%、7.60%、26.35%,信用卡发卡在这一阶段经历了较大波动。其发行开始打了个趔趄,增速下降,2015年甚至出现负增长,直到互联网消费金融沸腾的2017年,信用卡业务终于出现强烈共振。
在与其他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争战的过程中,银行信用卡业务也加强了自身的互联网化。比如,在发卡和用卡环节,信用卡业务加强了网上场景、B端场景等场景结合,重视短视频等新媒体应用及对IP流量品牌的争夺。
消费金融公司同样面临如何规范深入地开拓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问题,其需要在场景开拓、生态化开放平台打造、合作方和合作模式选择等多方面把握和布局,背后需倚靠强大的金融科技支撑。金融科技的比拼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参与主体竞争的关键环节之一。
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在积极实施加强数据处理的中台战略,推出助力场景开拓的终端设备,以实现智能风控、自主获客、智能客服。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有更多消费金融公司加强了机器人运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科技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
如今,互联网消费金融成为各方势力的兵家争夺重地,同时,也是监管关注的重点,贷款价格、贷款回收等业务流程环节受到越来越严格的控制。
据《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9)》,2014年至2018年信用卡交易总额分别为19.7万亿元、21.7万亿元、25.4万亿元、30.6万亿元、38.2万亿元。而上述互联网消金报告预期,2019年和2020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分别达18.59万亿元、31.47万亿元。
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在迅速追赶信用卡交易额,虽然其粗放发展模式将会被套上监管的“笼子”,但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代表未来的趋势性却仍令所有消费金融机构主体磨刀霍霍。











您目前使用的是【试用版】,很多功能受到限制!!如果试用此插件之后满意,对您产生了帮助,请购买正式版支持一下辛苦的开发者,插件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正式版用户的支持,优秀的应用得益于您的捐助,点击下面的链接去Discuz官方应用中心购买正式版永久授权


https://addon.dismall.com/?@csdn123com_todaynews.plugin
正式版后续更新升级免费,一次购买,终身使用!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手机版|小黑屋|028成都网蓉城论坛 ( 苏ICP备18022364号-4

GMT+8, 2024-4-27 18:37 , Processed in 0.34845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028 X3.2

© 2001-2018 02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