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成都网蓉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青羊宫到人民公园,老成都人“打金章”原来也是历史的一段经典

[复制链接]

1170

主题

1321

帖子

14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9:2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个看过武侠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武林大会”的梦。
举个栗子,我们都看过《神雕侠侣》,杨过和小龙女相逢的高潮,就是在武林大会,天下英雄云集一堂,各自神功盖世,切磋争霸,想一想,就很燃啊!
所以,当我知道成都曾经有过武林大会时,我的内心是???成都还有这等传奇,考证下去,发现那叫一个精彩,话不多说,欢迎走进本期【漫成都 新知】,我们一起来品品成都版武林大会。






成都这个武林大会,有一个俗称,叫做“打金章”,问一下家里的爷爷辈,估计还对当年的打金章有印象。
如果对打金章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可以换一个名词理解,那就是打擂台,这个想一下电视剧里的比武招亲,是不是就很好懂了。
成都市博物馆民俗馆中,“打金章”的视频讲解以及用科技手段3D投影的真人打擂场面




为什么会出现打金章?还有渊源。
数百年来,我们大四川,民间习武风气很盛,清末民初,“以武会友”在川西坝很流行,很多地方都举办过擂台赛,不过,相比而言,还是以青羊宫的打金章最有名,第一次打金章,出现在1918年。






打金章是如何开始的?答案还不一样。
一说是这样的。
1912年,已经90岁的武术家马镇江,承头组织成立了“四川省武士会”,四川其他地方也纷纷成立相应的武士会,为了“团结尚武、强国强种”,培养弟子,推动四川武术的发展,在青羊宫摆设擂台比武。






另一说则八卦得多。
当时主持四川军政的是熊克武,保镖是李国超,武艺出众,多次救护他,有一次,李国超跟随他去别人家做客,武术家刘松云也去了,但李因为身为保镖的关系,只能在门房等,后来,李又碰到过刘松云一次,打了招呼,对方却没有回答,于是李国超耿耿于怀,向刘下了一封战书。
刘松云虽然感到莫名其妙,但作为名人,也只能应战,我们的老祖宗跟我们一样,也是喜欢八卦,看热闹要看半天的,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开始起哄,就成了本地一件大事,到处都贴满了海报(布告)。
等一开打,两个人旗鼓相当,李国超年轻,孔武有力,刘松云资深,见招拆招,两个人难分胜负,等到一局终了,刘松云才略略领先。
等到第二局时,刘松云却不见了,原来他爱面子,之前就有人给他出过主意,第一局如果输了,接着打,如果赢了,见好就收。
李国超再上台,没人对擂,气不打一处来,就在台上叫嚣,你们四川人没有能打的吗?咱们四川男儿多血性,马上就有人跳上台来,有打输的,也有打赢的,赢的接着当擂主,一个接一个,场子越来越热,于是清末状元骆成骧,就联合很多人,包括五老七贤等,搞了一年一度的打擂台。
第一次作古正经的打擂台,出现在1918年,马镇江任总擂主,擂台赛共设三组分擂,第一分擂擂主为李国超,副擂主为其徒弟唐伯坍、唐公辅,第二分擂擂主为简阳余家拳余发斋, 副擂主为其子余鼎山,第三分擂擂主为马宝。
打擂台如何打?从相关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参赛者没啥限制,体重、年龄等都很自由,比如曾得过金章的石继舟,就是年过半百才来参赛,比武规则也是比较简单粗暴的:
除了不准插眼、锁喉、掏裆外其它则无限制,以倒桩、见血、自动认输为输赢,若以上三项都没有,则以点数多少为输赢。
为啥叫做打金章呢?这就涉及到输赢问题,打擂台是采取的淘汰制,先要打进“资格”赛,然后有“资格”的选手们,打赢的一半夺得“蓝章”,接着再打,打进前十名的夺得“银章”,最后再打,打进前三名的夺得“金章”。












对老成都的功夫爱好者们来说,打金章可不只是一个荣誉,得到金章,就像拿到了一个金饭碗。
有被军阀们聘作武术教官的,待遇优厚,比如和李国超对打时,就有一个叫余发斋的,险胜了李国超,于是熊克武聘他为自己的保镖;有被聘为镖师的,同样是高收入一群;还有去学校当教官的;甚至自己创业,开设武棚也就是武馆的。得了金章,就是能力的象征,也是入行的通行证。
武术进入学校






四川武馆






所以打到金章的人,往往搞得很阵仗,就跟古代武状元似的,要庆祝,骑高头大马,胸戴大红花,放鞭炮,打马游街,还要摆上一桌桌庆功宴,宴请亲朋好友。学武之人一般都有师父,所以还要向师父送礼,比如“封衣”,也就是送全套衣服鞋帽,或“封礼”,也就是送礼品或现金,表示不忘师恩。
能拿到金章的,往往都是真功夫,比如第四届拿到金章的张斌,如今还流传着他当年的打金章故事。
来自都江堰的他,对打的是成都擂主王铁拳,因为扫腿功和“双捶掼顶”功等,王铁拳负有盛名,张斌不免心里还是发怵,比赛前,还找了几位高手来一起商量战术,大家的建议是“以己之长,制彼之短”,要用他的绝招——“猛虎入洞”和“铁头顶冠”,来让对方丧失还手之机。
对阵时,王铁拳先声夺人,不时重拳出击,让张斌毫无招架之力,后来又使出他著名的扫腿功,准备一举将张斌制服,不料张早有提防,来了个“脚踏七星”和“浪里抛球”,闪过勾腿。
等到王铁拳改变战术,发挥“双臂铁钳功”,又逼得张节节败退,于是,他又使出著名的“泰山压顶”,准备再一举将张斌制服,不料张拿出了绝招,就是“怒发鼎冠”的铁头功,厉害到“可将一块半厘米厚的钢板顶弯”,他躲开王的铁拳,一头顶在王铁拳胸间时,王铁拳一声唉哟,败下阵来。
不过,像王铁拳、张斌这样的,都是靠实力说话,也有一些“资本的力量”,渗入了打金章中,开始玩暗箱操作。






特别是军方选手和袍哥人家,往往为了得到金章,不择手段,开打前先去收拢其他选手,只准失败、不准成功,否则就要对方“好看”。
比如有一年比赛,成都有个夺冠呼声很高的选手,叫做“刘一锤”,听这个绰号就知道他很厉害,一拳就能取胜,在决赛中,他要和川军一个连长对打,这个连长多爱面子啊,打之前,就找他商量,让他必须打输,但他年轻好胜,擂台上没有让连长,果然打赢了。
结果刚下擂台,他师兄就给他通风报信,“情况不妙,台下有许多手枪连的丘八”,“刘一锤”一溜烟,连忙跳出青羊宫高墙逃走,连金章都来不及拿。
虽然有这样的“黑幕”,但也从侧面证明了,当年的“打金章”有多受欢迎,不止是熊克武,后来主持四川军政的杨森、邓锡侯、刘文辉、刘湘等,也热衷武术所以“打金章”就成了每年一度的盛事,从1918年开始,一直打到了1953年。
因为报名人数的不同,每年打擂的时间长短不等,有时候在青羊宫花会期间就能结束,打金章也成为青羊宫花会最受欢迎的项目,长的要打到端午节,赛场地点也要换,从青羊宫换到少城公园,也就是现在的人民公园。






有趣的是,1922年时,还增加了女子组和少年组打金章和少年组打擂。
文人刘师亮,也就是那个喜欢骂人,骂过杨森、刘文辉、刘湘、袁世凯、汪精卫等等,一骂成名的刘师亮,还专门为女子组写了一首诗:
柔术场中技艺精,登台交手看分明,更有一言须记取,打擂来了女学生。
女子开始参赛






因为各种原因,1953年后,“打金章”停办,80年代后,虽然又陆续兴办过数次,但每次重出江湖,都像是一种对当年的致敬,而不负当年全民参与的盛况,老成都的打金章,也成了历史长河里的一段经典。






文字 | 萌鹿
图片|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棐溪
监制丨王红
漫成都小编微信:jinshanmama201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028|手机版|小黑屋|028成都网蓉城论坛 ( 苏ICP备18022364号-4

GMT+8, 2024-6-17 10:33 , Processed in 0.39068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028 X3.2

© 2001-2018 02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